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湘中红色热土 尊崇与担当交响——邵阳市三度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 发布时间: 2025-07-15 08:35
  • 来源: 湖南日报社
  • 字体【      】

“新公司创立后,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7月10日,邵阳市退役军人、湖南农家大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文国与曾经的战友胡春晖,一起商量创办新公司的有关事宜。

“创业初期,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我协调办理优惠贷款,帮我渡过难关。现在事业有了起色,我想帮助更多人。”截至目前,易文国已帮助40多名退役军人创业、下岗职工就业。

这样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角色转变,更彰显着新时代退役军人回馈社会的赤诚初心。正是千千万万颗赤诚的初心,让邵阳今年再度获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邵阳三度蝉联这项国家级荣誉。 

织就“保障网”,让尊崇优待“看得见摸得着”

“回到熟悉的岗位,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今年3月,隆回县退役军人钟科文重新回到入伍前曾任职的岗位,从办理复岗手续到入职,只用了5天。这是该市提供高效“一站式”服务带来的便捷。

邵阳市是湘中革命老区,也是兵源大市、驻军大市,双拥传统深厚。

如何让双拥工作历久弥新?邵阳的答案是:以机制创新促常态长效。

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卫军介绍,该市把双拥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高效运转,政策体系持续优化。

聚焦“后路、后院、后代”难题,邵阳交出暖心答卷:近4年来,该市申领制发“退役军人优待证”17.73万张,实现全市收费景区免首道门票、免费乘坐城区公交;110余家拥军门店、企业提供消费折扣,社会化拥军服务网络全方位铺开;接收安置转业军官、政府安排退役士兵2000余名,随军随调家属50余名,10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入学优待;举办专场招聘会121场次,促成就业5000余人,事业单位面向随军家属定向招聘,多渠道助力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就业创业。

担当“急先锋”,子弟兵守护“第二故乡”

“他是拿命在换我老婆的命,我必须当面致谢。”2月5日,邵阳市民周先生为某部现役军人唐光敏送上一面锦旗与一封手写感谢信。

2月2日,周先生的妻子意外落水,唐光敏纵身跃入水塘,忍着刺骨寒意游向已半昏迷的女子,采用部队训练的“托带法”保持女子头部浮出水面,成功将人救起。

“驻地是第二故乡,群众就是亲人!”驻邵部队官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勇担急难险重任务。近4年,累计投入抢险救灾260余次,出动官兵和民兵4.2万余人次。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场上,驻邵部队同样冲锋在前。农忙时助农抢收,送药义诊覆盖40余个村;官兵走访慰问孤寡老人、脱贫户800余人次,将温暖送至田间地头;选派官兵担任军训教官和校外辅导员,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

营造浓浓“双拥”氛围,军民鱼水情更深

今年清明时节,位于邵东市灵官殿镇白鹿村的雷打石烈士纪念园内,84岁的村民罗立德忙着打扫墓地、擦拭墓碑。从罗立德的父亲开始,他们一家三代已接力为园内长眠的革命英烈义务守陵护墓76年。

在白鹿村,“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光荣传统深入人心;在邵阳,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温暖画面随处可见。

走进邵阳城乡,浓烈的双拥气息无处不在。市区主干道旁、双拥主题公园步道边、双拥主题陈列馆内,一块块印刻着英模事迹的宣传牌巍然矗立,一幅幅展现军民同心筑家园的组图整齐排列。

近年来,邵阳市建成省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30余处,年接待受教育群众80万人次;打造火车站“军人候车+国防教育”融合空间;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评选,树立100余名先进典型,双拥氛围浸润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联系电话:0739-539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