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午饭后,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派出所驻村辅警杨东风匆匆回到办公室,顾不上休息便立即伏案投入工作。他仔细翻阅手中的资料,不时用笔在笔记本上圈画重点——“防溺水宣传务必覆盖所有留守儿童家庭”“反诈App推广要对留守老人开展上门教学”……这些笔记,都是杨东风为即将开展的安全宣传活动所做的精心准备。
从武警战士到驻村辅警,10年间,杨东风以军人的坚韧和党员的担当,守护着一方平安,成为群众心中“万能的东风”
“我是大山的儿子,要为家乡做点实事”
2003年,17岁的杨东风怀揣对军营的向往应征入伍,成为北京武警总队的一名战士。8年军旅生涯,他先后参与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阅兵的安保任务,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获评“优秀士兵”。
退役后,杨东风去过广东等地务工、经商。“我是大山的儿子,要为家乡做点实事。”带着这质朴的信念,2016年,他考入城步苗族自治县公安局,被分配到县里辖区面积最大的派出所——白毛坪派出所,担任驻村辅警。
“在部队受的教育让我明白,为人民服务不是空话。现在虽然穿的是警服,不是军装,但我会把部队教的和在社会上学到的,都用在服务村民上。”初到岗位,杨东风便展现出军人特有的担当:辖区山路崎岖,老人等行动不便的居民来办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很不方便,他主动放弃“坐堂办公”,背着设备翻山越岭上门服务。“内勤工作他包了,户籍办理他担着,就连案件办理他也跟着民警一起上。”在同事眼里,杨东风主动服务、积极工作的意识特别强。
“不能辜负自己的职责使命”
提到自己的工作内容,杨东风如数家珍:“电信诈骗宣传、安全帽佩戴提醒、留守儿童走访……我们村1800多人,常住的有1500多人。每个月至少要走访好几次,特别是那些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得经常去看看。”
2017年7月1日下午,杨东风正在村里值班,连续的暴雨导致河道水位上涨漫过河堤,情况十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东风立即利用“村村通”广播设备通知村民撤离。就在转移完群众准备回家查看家中受灾情况时,杨东风又接到前往重灾区坳岭村的命令。
“当时洪水已经淹到一楼,我家也进了水,但群众安全更重要,我不能辜负自己的职责使命。”杨东风回忆道。
滑坡阻断道路,杨东风和队友徒步数小时挺进灾区,在断壁残垣中徒手扒开碎石救人。“血水混着泥浆往下淌,手指划破了也没感觉,只想着多救一个是一个。”直到次日中午,他们成功救出一名被困伤者。
说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杨东风轻描淡写,“有时候还会遇到精神异常或者醉酒闹事的,劝架时难免会受伤。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
“把小事做细就不是小事”
“东风啊,这小伙子真是咱们村的贴心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只要乡亲们有需要,他准是第一个赶到。”提起杨东风,白毛坪村党支部书记杨福成竖起大拇指。
在白毛坪村,杨东风的电话是村民的暖心热线。他平均每周要接到十余通求助电话,来电的有咨询政策的老人,有闹矛盾的夫妻、邻居,甚至有深夜突发疾病的村民。
2022年8月25日,村里的杨大妈焦急地找到杨东风,称接到医院电话,儿子在广东出车祸急需手术费。杨东风察觉异常,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当地老乡核实,最终确认这是诈骗电话。事后,杨东风走遍辖区380多户,手把手教老人安装反诈App,通过拉家常普及防骗知识,为村民筑牢反诈防线,守护养老钱、血汗钱。
“在农村啊,很多事没有对错。有时候村民闹矛盾,只要我们去听听,他们觉得被重视了,气就消了。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小杨,既然你来了,那这事就算了!’”说到这里,杨东风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
10年间,杨东风成长为“邵阳市十佳一村一辅警”“城步苗族自治县模范退役军人”“白毛坪镇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背后是杨东风始终如一的坚守。“辅警工作平凡琐碎,但我觉得把平凡的事常做就是不平凡,把小事做细就不是小事。”杨东风搓了搓手,认真地说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离不开平安和谐的底色。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守护好这一方水土的安宁是我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