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工作
分享到:
“兵教师”周洪:军魂铸师魂 职教育新人
  • 发布时间: 2025-08-15 09:09
  • 来源: 隆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字体【      】


清晨的阳光洒满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操场,一位身姿挺拔的中年教师正带领学生进行晨练。他口令清晰、动作标准,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干练与严谨,这就是周洪。从海岛哨所到校园讲台,从手握钢枪到执守课堂,军人的烙印始终镌刻在他的生命里,成为他教育生涯中最鲜明的底色。

海岛砺剑:淬出军人筋骨与家国情怀

1998年,周洪响应国家号召,怀揣着“保家卫国”的赤诚,成为一名海防步兵连战士。海岛守卫的日子,是对意志与体魄的双重磨砺,而海岛的台风季,则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考验。

“刚到部队时,我的身体素质跟不上训练节奏,单兵任务总拖后腿。”周洪坦言,是战友们的帮衬与鼓励让他咬牙坚持——有人陪他加练体能,有人手把手教他战术动作,三个月的新兵集训,他不仅顺利达标,更深刻体会到“战友情怀”的分量,“那是一种坦荡宽阔的胸怀,一种为守护国家安全挺身而出的责任与担当。”

两年军旅生涯,锤炼的不仅是周洪的筋骨,更塑造了他“令行禁止”的作风、“无私奉献”的信念,以及“把责任扛在肩上”的本能。

破茧为师:在沟通中寻找育人的密码

退役后,周洪于2001年走进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启了从军人到教师的转型。“刚入职时,我像训练新兵一样管学生,结果师生距离越拉越远。”他笑称,那段“水土不服”的经历让他明白,教育不是“命令与执行”,而是“引导与沟通”。

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广播体操时,周洪起初按军训标准严格要求——队列、着装、动作细节都按照军训的标准反复打磨,这样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们在操练时总是显得无精打采。课后,他主动找同学了解情况,有学生直言不讳地说:“老师你上课要求太严肃了,每次都要练习好几遍,我们同学其实都会做,总重复感觉太无聊了。”

这番话让周洪陷入了深深的反思,随后,他虚心向前辈请教与学生的沟通技巧,开始改变自己的上课方式,由体育委员牵头组织,自己则退到一旁监督指导,适时给予提醒和鼓励。这样的调整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广播体操的质量和效果也明显提高。渐渐地,学生们发现这位“教官式老师”其实心很软,“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也让他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讲台站岗:军旅烙印下的教育担当

在教育岗位的20余年里,周洪历任政教干事、实习管理干事、体育教师,如今担任非遗文化系政教副主任。无论角色如何变化,军人的“责任感”与“执行力”始终是他的“工作密码”。

工作之余,周洪用部队“啃硬骨头”的劲头提升自己,先后拿下本科学历、高中教师资格证,从助理讲师晋升为讲师。2019年湖南省首届中职啦啦操比赛前,周洪不仅用“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激励学生,还把部队“步伐训练”的标准用到动作打磨上。最终,这支年轻的队伍拿下省三等奖。而在连续8年带队参加邵阳市中职篮球赛的过程中,他从不只看输赢,更在意学生是否拼尽了全力——“就像守岛,重要的不是敌人来不来,而是我们时刻准备着。”与他一起教课的张老师十分钦佩他:“周老师总说学校就像部队,军功章属于整个集体,这些荣誉是全校师生一起拼出来的。”

2015年暑假的一次见义勇为,让周洪的军人本色再次闪光。听到商店店员呼救“有人抢劫”,他几乎是本能地冲上去,凭借在部队练就的反应速度将歹徒制服。这份果敢,后来成了他德育课上最生动的教材。学生小王对他很是钦佩:“周老师告诉我们,军人讲‘勇敢’,但更要讲‘智慧’,见义要勇为,更要智为。”

连续12年获县级“嘉奖”、多次被评为“十佳教师”……如今,作为非遗文化系政教副主任,周洪正将军人的“严谨”与“传承”结合,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守岛是守护国土,传承非遗是守护文化,本质上都是担当。”他说,未来还要探索“体育德育融合”,让学生在奔跑、跳跃中学会坚韧,在团队竞技中懂得协作——这些,正是军营教给他的人生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联系电话:0739-5399291